」 土耳其靠近敘利亞的地區前天發生規模7.8強震,造成許多公寓大樓倒塌,醫院也受到嚴重破壞,導致數以千計民眾傷亡或無家可歸。
」 對於自己創下紀錄,詹姆斯歸功於「長期保持健康,能替3個不同球隊出賽,每晚試圖有最佳表現,擁有很棒的隊友以及能讓我發揮本色的教練」。因為我從來沒把這當作個人目標,或是準備做到,所以我單純感到開心。
賈霸讚揚詹姆斯打球的方式,以及他能夠保持狀態和持續主導比賽。」 他說:「如果我的頭腦清楚,而且每一天都感覺有動力去準備好自己的狀態,那麼我就能繼續出賽。」 達拉斯獨行俠後衛厄文(Kyrie Irving)說:「我們把整個行業的關鍵角色交給一個18歲的孩子,現在他已經38歲了,仍然掌控一切冰川湖的狀態特別不穩定,因為它們常被冰或鬆散的岩石及碎石等沉積物堵住,當積水沖破障礙物,下游就可能發生大洪水。」 舉例來說,「高山亞洲區」的冰川湖潰堤引發的氾濫導致數以千計人喪生,而即便北美太平洋西北地區(Pacific Northwest)的冰川湖數量為其兩倍,相同情況發生時,卻只有少數人喪命。
研究主要作者、英格蘭紐卡索大學(Newcastle University)博士生泰勒(Caroline Taylor)說:「最危險的不是湖泊數量最多或擴大速度最快的地區。研究人員在國際期刊《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發表研究指出,在所謂「高山亞洲區」(High Mountain Asia),有超過900萬人生活在冰川湖潰堤時洪水可能經過的路徑上,包括住在印度北部和巴基斯坦的500萬人。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今(8)日與立委林淑芬、律師詹順貴和台灣各地的鳥會團體,召開記者會揭發台灣「拍鳥」亂象,點名全台非法拍攝場所囚禁並涉嫌走私、虐待珍稀的保育類鳥類。
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還有業者將尚在育雛階段的翠鳥幼鳥從巢內挖出,擺在樹枝上「排排站」供拍,或將整窩鳥蛋及母鳥偷走帶進棚內,等蛋孵化出小鳥後,以拍「母鳥育雛」攬客拍照。【社大20】中壢社大:一堂賞鳥課程,讓學員成為保護生態的實踐者 律師、立委:有法可罰,但執法不力 本身也是愛鳥人士的律師詹順貴提醒,其實這些都有相關法令罰則,他舉例,獵捕野生動物涉及《野保法》第17、18條,購買保育類鳥種涉及違反《野保法》第35條,未取得許可以野生動物營利則違反《野保法》第36條。」呼籲愛鳥人士不要再透過這種方式拍攝鳥類,傷害動物。
然而這些場所卻出現不少珍稀的,根本不存在台灣的野生鳥類。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等動物保護團體也請鳥友及攝影人士發起自律約束行動,任何拍鳥照片參賽及分享使用應加上「此圖非以不當手法拍攝」聲明,各攝影學會應有審查把關機制。
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和《鏡週刊》臥底調查了將近兩年,掌握了「籠拍」、「巢拍」、「誘拍」三大不當行為,以及六處位於桃園、新竹、台中及南投的收費非法拍攝場所。農委會防檢局動物檢疫組副組長高黃霖指出,關於鳥類疑似走私部分,防檢局一直以來跟關務署、海巡署、檢調機關都有進行合作,查緝非法進口的走私鳥類。將原本應該生活在戶外的野生鳥類,帶進人造、室內環境裡,並加上模擬自然的場景,實際上是將鳥限制在籠內,並「保障拍攝」,每次入籠拍照收費從500到8000不等。民眾不要替任何不尊重自然生態與動物的攝影作品,按讚或分享,拒絕成為「籠拍」、「巢拍」、「誘拍」以快門害鳥、殺鳥的共犯結構。
陳玉敏表示,這兩年來滲入這幾處非法拍攝場所包括規模非常大的「桃園雞場」、新竹「墨瑞鱈」及「翠鳥學苑」、新竹北埔「翠鳥藝園」、台中大甲「飛羽」、南投「福田生態園區」、南投「阿銘」等,雖然有的群組內,有人這兩天聽到媒體報導的風聲,陸續退出群組,並聲稱該場地已經關閉,但仍會把相關證據交給檢調,希望能落實執法,勿姑息歪風。例如就有業者在場內用箱子飼養各種小老鼠作為誘餌,然後在領角鴞活動出入的場域裡設置「祭壇」,甚至打強光,供客人拍攝領角鴞俯衝捕食老鼠的畫面。談及如何遏止不當拍鳥歪風,黃綉娟表示,農委會會與鳥會專家合作,今年將啟動計畫訂定生態攝影倫理指引,並廣為宣導,讓民眾以正確態度參與生態活動。收費500到8000,保證拍各種珍稀鳥類「拍到爽」 桃園鳥會榮譽理事長吳豫洲表示,9年前就曾有「誘拍」鳥類的事件發生,引發爭議,然而9年後,許多不當觀念仍沒改變,許多鳥類攝影者心態扭曲,將美麗或稀珍的照片作為炫耀或牟利,而不肖業者則扮演「提供者」,演變成罔顧動物福利、生態保育、攝影倫理的歪風。
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林淑芬也提醒,從中央到地方執法並不積極,徒法不足以自行,業者認為風險小,抓到不太會涉及刑責或僅有行政罰,有刑責才會增加恫嚇力,應提高裁罰基準,並依情節輕重定出裁罰差異,而且就算只是行政罰鍰,「你抓1隻罰1萬元,抓10隻也罰1萬元,他們哪會怕?你如果每抓到一次一隻就要罰1萬,罰他幾十萬,他還能不怕嗎?」呼籲檢調和相關行政管理權責單位一定要態度積極,既然正式檢舉了,就應迅速調查處理。
高度涉嫌非法獵捕或走私禽鳥,甚至抓保育類猛禽圈養。「籠拍」如果涉及保育類也有《野保法》可管,一般類則可回歸《動保法》處置。
另外還有「巢拍」行為,是為了讓客人拍攝親鳥與雛鳥互動,或是啄蛋殼等畫面,例如台灣畫眉、大冠鷲、鳳頭蒼鷹、八色鳥、黃腹琉璃等,業者在鳥巢周邊「圈地」,再依鳥種不同收取領路費,但業者為方便鳥客拍攝,把原本應該要隱蔽鳥朝的周遭枝葉修剪,導致雛鳥因此被天敵攻擊和捕食,而有些親鳥更因為環境遭到破壞不敢回來餵食雛鳥,造成雛鳥死亡。這些場所也在今日報導刊出後,群組陸續解散。甚至把鳥類初級飛羽拔除或剪除,以限制其飛翔BLS指出,包含休閒、飯店等服務業,以及醫療健康在內的多個行業都出現成長。據數據顯示,目前裁員後的員工只是回到了疫情前的水準。從美國就業數據來看,今(2023)年1月新增就業人數達51.7萬人,失業率降至3.4%,是53年以來的最低水準。
至於新增就業人數,是2022年7月以來最多的一次,已經結束了連續5個月就業成長人數衰退的局面。此外,目前的大罷工活動結束後,民眾也陸續返回崗位,使得包含政府部門在內的就業人數開始增加。
聯準會陷困境,不排除升息幅度時間將拉長 面對頑強的通貨膨脹,鮑爾於今(8)日於華盛頓特區經濟俱樂部(Economic Club of Washington)中表示,勞動力市場出乎意料地強勁,解釋了過去多月以來,為何聯準會始終強調「降低通膨是長期的抗戰」。經濟學家:科技業裁員並非反映經濟惡化 此外,《金融時報》引述美國跨國投資銀行高盛(Goldman Sachs)經濟學家以揚哈丘斯(Jan Hatzius)的報告指出,過去數月內,裁員潮都集中在科技公司,他們在疫情期間,預估形勢大好,才大舉招募員工。
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聯準會不惜犧牲經濟也要防止資產泡沫 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自從2008年金融海嘯後,時任美國聯準會主席柏南克(Ben Shalom Bernanke)將利率降至趨於「零」後,又再實施量化寬鬆(Quantitative easing,QE),也就是印了許多鈔票,多年下來商業銀行積累大量的準備金。
美國勞工部(BLS)表示,1月份平均時薪相較於去(2022)年同期成長4.4%,雖然薪資仍在成長,但是速度已經放慢許多,顯示老闆更容易招募到新員工。這導致在疫情期間,市場充斥著大量的流動資金,而受到「宅經濟的需求推動」,美國民眾開始借取低利貸款度日。另一方面,就業市場卻又非常強勁。而在歷經「強力且連續的升息」後,美國就業市場卻又未如預期悄然復甦,引發市場預期聯準會(Fed)更進一步壓抑經濟、打擊通膨的決心。
《華爾街日報》對此分析,去年的大幅度升息並沒有讓就業市場降溫,這會讓聯準會內部爭辯更激烈,而在就業率後相繼出爐的報告,也顯示經濟成長強勁,將會讓官員感到強烈不安,過去,鮑爾也談到服務業的通膨並沒有放緩,是最令人感到擔心的發展,他還強調:「這是我擔心的」。事實上,「失業率低」一直是理想的經濟情況,反映民眾收入穩定,消費意願可望增加,市場將會日趨繁榮,景氣也就會跟著熱絡起來。
不過,目前美國並不想要經濟過度成長。延伸閱讀 中央銀行副總裁陳南光:貨幣政策走走停停易落入「停滯性通膨」陷阱,央行勿掉以輕心 英國、歐洲央行同步升息2碼歐股收高,合庫金董事長雷仲達:Fed上半年可能停止升息 Fed升息1碼放緩升息步調,鮑爾表明今年降息不適當,將持續調高利率 升息是否真能控制物價?還是釀成另一波物價上漲?遠比台灣升息多次的韓國,似乎先給了我們答案 淺談美國升息:利率走升對你我的影響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
值得注意的是,許多人擔憂裁員潮集中在如科技業的特定行業,而目前火燙的服務業薪資都會比較低,撇除特定資訊產業,大多數行業的求職率、薪資均高於疫情前,甚至是經濟擴張時期。不過債券市場則可能因為資金流向風險較大的資產而轉弱,也代表過去數個月的強力升息面臨失敗的困境。
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因此,包含Alphabet、亞馬遜(Amazon)和戴爾(Dell)和Meta的裁員並不是就業市場低迷的預兆,反而是「裁去過去招募過多的員工」,也服膺投資人、股東對降低成本的要求,並得到更好的股票估值,這並不是反映經濟惡化。雖然鮑爾並沒有進一步指出未來貨幣政策的走向,但是此番談話已經讓許多投資人預期,未來聯準會仍會以升息作為主旋律,而時間、幅度恐怕將會拖得更長、更廣。同時,商業銀行也受到驅動,放寬對民眾、企業的「授信標準」,使得大量資金瘋狂湧入包含股票、房市等資產,而戰爭又使得通膨加劇,更進一步推升「資產泡沫化」的風險。
就總體經濟角度而言,如果失業率連續3個月下滑時,意味著當地民眾消費意願開始提高,企業商品銷量增加,帶動資金動能增溫,同時股票市場也會跟著走高。多年來美國大量印鈔票的苦果可能來臨,疫情期間經濟大舉擴張,銀行紛降低授信標準,將裡頭的資金推向股市、不動產等資產,點燃資產泡沫化的引線。
美國怪現象:科技業裁員,失業率卻下滑 全球投資市場的氛圍,正陷入令人難以捉模的處境,因為作為全球最大經濟體的美國,各大企業正在大規模裁員。此外被裁的員工也都會找到新工作,這點也可從近幾個月失業者的「再就業率」攀高中發現
雖然鮑爾並沒有進一步指出未來貨幣政策的走向,但是此番談話已經讓許多投資人預期,未來聯準會仍會以升息作為主旋律,而時間、幅度恐怕將會拖得更長、更廣。多年來美國大量印鈔票的苦果可能來臨,疫情期間經濟大舉擴張,銀行紛降低授信標準,將裡頭的資金推向股市、不動產等資產,點燃資產泡沫化的引線。
手机:18900000000 电话:010-12340000
邮件:123456@xx.com